时间: 2025-04-24 05:24:26 | 作者: 热销产品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将分别于3月5日和3月4日在北京开幕。
春风拂面,生机勃发,代表委员们带着人民嘱托,肩负光荣使命,奏响时代强音。《中国纺织》杂志两会专题系列报道【两会“织”音】栏目也如约而至,传递纺织行业代表委员的两会视角与观点,关注纺织行业发出的声音与建议,为纺织新质生产力发展凝聚共识,助力行业行稳致远。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就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作出部署。纺织行业积极做出响应全力发展生物基化学纤维和开发可降解纤维材料。新乡化纤再生纤维素纤维原料以天然纤维素为原料,绿色低碳,且不依赖不可再生的石油资源,发掘新的非木质原料成为行业发展的重点课题。作为国内再生纤维素纤维行业的领军企业,新乡化纤多年来一直探索生物基纤维产业原料的多样性发展,是国内最早从事菌草产业化生产的企业。
全国人大代表,新乡化纤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邵长金介绍:菌草是一种具有多重生态功能的植物,一次种植可连续收获15年以上,种植效益超过棉花;菌草环境适应能力极强,可遍栽于荒地、沙地、矿尾废弃土地等环境,还在防风固沙、土壤改良、水土保持和固碳降碳方面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实现了经济、社会、环境三大效益融合发展,是我国再生纤维素纤维行业理想的天然纤维素原料来源。
目前,新乡化纤已成功实现菌草技术的高值化利用,开辟了“以草代木”纤维素纤维原料的新途径,对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具有非常非常重要的作用。新乡化纤使用菌草制浆后生产的菌草纤维的技术已趋向成熟,并实现了产业化生产。菌草纤维产品经过国家纺织制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和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测试表明,拥有非常良好的天然抑菌、抗病毒性能。
但菌草产业高质量发展依然存在现实问题,主要体现在:菌草纤维原料短缺、菌草纤维科学技术创新力度不足、菌草的全生态价值没有正真获得充分体现。为此,邵长金建议:
一是建议加大菌草种植推广力度。菌草是生态治理的先锋植物,菌草具有耐寒、耐旱、耐盐碱的性质,兼具防风固沙、固碳储碳、改良土壤等多方面的非消极作用,可以有明显效果地改善荒漠化、水土流失以及盐碱土地等生态问题。目前全国现有盐碱地约15亿亩,要把生态修复与菌草种植结合起来,建议在“三北工程”等国家重大修复工程中推广菌草种植。
二是培育菌草纤维新质生产力,加快科技平台建设。由相关纺织企业牵头,联合林业高校成立重点实验室,进行产学研合作,加强菌草全生命周期的高值化利用和产业化进程。
三是加快菌草固碳产品研究开发。菌草植株高大,最高可达8-10米,固碳储碳能力突出,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有效途径,建议开发菌草碳汇方法学,将菌草纳入碳交易核算,这必将成为撬动国家绿色发展的新支点。
四是制定专项扶植政策。菌草纤维产业链兼具乡村振兴、低碳产业、生物基新材料等多重性质,建议有关部门针对菌草产业链发展制定专项扶植政策,如对菌草种植给予补贴或信贷支持、菌草制品产品生产给予税收减免,相关固定资产投资给予资金补贴,对菌草种植及高值化领域的科学研究给予资金支持等。
高性能纤维是新材料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航空航天、国防军工、风力发电、土木建筑、汽车轻量化、海洋工程等领域高水平发展的重要基础支撑材料。当前,我国高性能纤维产业规模已位居全球前列,但国内市场需求增速没有到达预期,一方面要加强与国内下游应用企业协作,拓展应用领域,扩大国产材料应用,另一方面需要充分的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实施“走出去”战略,充分参与国际市场之间的竞争。为此 邵长金提出以下建议:
碳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等为两用物项,随着近来年出口量逐年增长,为行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建议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立足行业发展实际,持续营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制度环境;建议加强部门联动,定期开展行业调研和沟通,根据政策执行和行业发展状况,对相关高性能纤维及制品的出口管制措施进行动态调整,研究将T700级以下及大丝束碳纤维移除管控清单,更好服务行业发展;建议进一步明确出口许可管理部门和产品范围,优化管理流程,避免多部门审批,采用验厂的方式,对符合规定标准要求的企业和产品,实施更为简便的审批程序。
为满足国际市场对新材料日渐增长需求,有力提高我国高性能纤维及制品国际竞争力,推动行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建议将碳纤维及制品、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及制品、芳纶及制品和玄武岩纤维及制品的出口退税率提高至17%。
为适应新形势、新阶段发展要求,进一步巩固提升我国高性能行业发展水平,建议依托行业协会、科研院所等,研究制订“十五五”高性能纤维材料发展顶层设计,确定发展目标、明确主要任务、加强产业布局、设计发展路径,避免产业同质化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