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博体育官网app联系电话
安博体育官网app
首页 > 产品中心 > 中细碎设备
观察丨天津滨海新区的2024年亮眼“成绩单”
中细碎设备

观察丨天津滨海新区的2024年亮眼“成绩单”

时间: 2025-04-17 05:20:24 |   作者: 中细碎设备

  (记者 张勇智)2025新年伊始,已巳春节近在咫尺,一个令人振奋的喜讯传来: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4年滨海新区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5%,超越“全国线个百分点。增速占据国家级新区第一方阵。作为天津的大区和龙头,高水平发展支撑引领的“顶梁柱”“压舱石”,滨海新区再向全市交出一份含金量成色十足的亮眼“成绩单”,一时备受各方瞩目。

  据介绍,地区生产总值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最重要、最权威的国民经济运作情况的综合性评价指标,由相关区域所有常住单位生产的货物和服务价值总和构成。其重要意义在于,可反映经济发展规模,判断经济总体实力和经济发展的快慢;提供经济结构分析,通过产业体系和需求结构分析,了解经济现状及其发展变化规律;同时,为宏观经济决策提供重要依据,包括为制定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消费、投资和进出口政策提供重要参考。

  由于经济运行处于动态的发展变化当中,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成为衡量经济发展健康程度的重要指标。原因是经济需要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一方面,促进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有机衔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一方面,可以更加好满足新增就业需求,稳步提高人民生活

  滨海新区统计局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4年,新区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5%,在超越“全国线”的同时,也高于“全市线个百分点。其中,反映经济运作情况的各项重要数据,同样亮点频现,可圈可点。

  身为天津发展的龙头和引擎,《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天津定位之一,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的核心区,“制造强区”“制造大区”,滨海新区工业基本盘“地位显赫”、举足轻重。

  统计数据来“说线年,新区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6%,拉动经济稳步的增长2.3个百分点。其中,信创、航空航天、生物医药产业链增加值分别增长32%、28.2%和22.2%。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产值增长5.0%,占全区规上工业产值的32.3%。京津冀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4个产业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显示新区工业基本盘持续稳固,产业生态持续优化,以先进制造、战新产业为代表的制造业高水平发展一路“高歌猛进”。

  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稳定器”、吸纳就业“蓄水池”,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已成为现代化产业体系重要支撑,也是衡量现代经济发达程度和服务业高水平发展的重要标志。

  统计数据分析来看,2024年新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增速快于全区地区生产总值0.3个百分点,占比54.3%,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交通运输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1%,金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4%,规上服务业15个重点行业营业收入更是同比增长10.4%;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商务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26.6%和10.6%,表明新区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和能级实现了量质持续提升,有力地支撑了新区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发展,成为促进产业体系升级的重要力量。

  财税收入是经济发展质效的重要衡量指标和“晴雨表”,关乎公司运营、居民收入、政府财政和经济宏观调控等方面。

  统计多个方面数据显示,作为新区财税收入的重要指标,2024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5.5%,其中税收收入占比更是达到84.8%。表明新区财税收入水平与新区地区生产总值增幅同步,实现量质齐升,发展质效持续优化,支撑新区高水平发展的“财税活水”不断注入,发展实力和底气更加坚实。

  投资是拉动经济稳步的增长重要引擎之一,2024年,新区固定资产投资提高3.7%,高于全国、全市中等水准。基础设施投资提高11.2%,带动作用最为突出;工业投资占全区投资比重更是达到52.6%。

  消费同样表现不俗。楼市销售回暖,新区2024年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5.5%,较前三季度提升4.9个百分点。限上商品销售额同比去年也实现了3.8%的增速。

  外资外贸实力不断加速累积,统计表明,2024年,新区完成进出口总额占全市70%以上,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同比增长31.8%,外资企业数占全市达60%,成为全市外向型经济发展主要支撑。

  民营经济是一个区域经济活力和营商环境水平的重要“试金石”。2024年,新区民营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实现惊人的两位数增长,增幅达15.9%。

  新区骄人“成绩单”还体现在“内涵式”发展方面。其中,盘活存量资产成效突出。2024年,新区盘活经营性土地609.5公顷、国有房产类资产412.5万平方米,全口径盘活收入达247亿元,经济发展质效更加强劲。

  同样是新区高水平发展“主战场”“主力军”的各开发区,2024经济“年报”可谓十分“惊艳”。其中,目前已经披露数据的天津经开区、天津港保税区地区生产总值均同比增长5.8%,中新天津生态城同比增长5.7%,天津滨海高新区同比增长5.5%。

  在习视察天津并提出“四个善作善成”重要要求一年来,这份含金量十足的高水平发展“滨城答卷”,表明新区2024年经济运行坚持质效并重、速效兼取,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对全市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支撑力度更大、引领作用更强,充分体现“牢记嘱托 善作善成”的滨城担当和滨城作为。

  数据增长是经济持续向好的抽象表现,具象直观体现在普通滨城人的生活中,是动能澎湃的创业梦想,是热气蒸腾的人间烟火,是生意场上的顺风顺水,是收入增长的真金白银。

  老家河北石家庄的退伍兵刘晓松在东疆综保区多年从事进口平行车业务,伴随近两年,特别是去年以来东疆“海风市集”“日出东疆”和“东疆看海鸥”旅游景点持续火爆,外地游客纷至沓来,住宿一房难求。他两年前开始尝试民宿生意,伴随旺盛的客户的真实需求,他经营的民宿也由最初的两间迅速扩至20间,收入可观。“京津冀一体化,北京、河北、天津与新区的交通越来越便捷,目前京津冀地区客户已占近九成。”眼下,春节长假将至,他的民宿订单量淡季不淡,预订率超过50%。喜欢拍摄短视频的他,眼下正把一帧帧动感十足、人鸥温情互动的视频画面传上网络,传递给更多的外地游客。

  网约车司机张先生同样感受明显,因为新区旅游不断升温,去年旅游旺季,他的一半接单量来自穿梭于各大酒店、海洋博物馆、东疆、航母等地间的外地游客。“我的一个直观感受是,现在酒店和宾馆的生意好做了。”他说。

  数据显示,新区文旅消费新场景不断“上新”,带动2024年“滨城游”人数和收入再创新高,全区14处重点景区景点全年预计接待游客约2260万人次,同比上181.56%,总收入约18亿元,同比上升111.76%。

  经济数据的增长被投射于滨海高铁站。作为连通京津与滨城的一处重要交通枢纽,每逢早晚上下班高峰,趟趟城际几乎爆满。商务与通勤族占据主导的客流构成使京滨、津滨同城化联系的日益紧密,是产业协作的日渐加深。是首都资本、产业看好滨城的投资热潮,2024年,首都产业项目加速导入滨城,新区承接重点项目75个、总投资626.9亿元;北京来新区新设机构410家、注册资本966亿元。新央企中资环集团落户,中石化南港年产120万吨乙烯等一批百亿级产业链项目投产,中电科蓝天产业园启动建设,国投生物制造创新研究院、国家管网科学技术研究总院分公司等央企二级总部落户。

  经济数据的增长背后是人才集聚“加速度”,是“孔雀争相落滨城”。仅2024年,新区就新增博士后工作站36家,“海河英才”落户超5000人,集聚领军人才近1400人,“滨城”户籍新政新增落户1.1万余人。

  经济数据的增长背后是滨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不断突破,勇攀创新之巅的滨城“创新热”。滨城芯片企业飞腾信息自主研发飞腾系列国产CPU总销量突破1000万片,脑机海河实验室脑电识别精度、控制指令数量和信息传输率等核心指标领跑国际,“天河”新一代超级计算机系统夺得Big Data Green Graph500(大数据图计算能效)榜单世界第一,麒麟软件开源桌面操作系统“开放麟麟1.0”入选“2023年度央企十大国之重器”,合源生物细胞治疗药物、康希诺生物疫苗等创新药加速国际化布局,滨城产“大火箭”助力“嫦娥”探月,“火箭心”实验羊成功存活1000天,刷新国内纪录,国内首套商业星载合成孔径雷达载荷发射成功,高成长创新主体加速壮大,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超5800家,雏鹰、瞪羚和领军企业超2900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23家。

  经济数据增长的背后是势不可挡的外资投资热潮。全球最大飞机租赁公司爱尔开普中国区域总部、芬兰美卓中国地区总部、约翰克兰地区总部等外资总部落户,PPG涂料、玛氏宠物食品等一批外资企业增资扩产,GE医疗磁共振东半球总部等项目落地,世界500强企业投资新区项目达2000余个,擦亮“投资中国”“滨城”品牌。

  “滨海新区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达到5.5%,含金量成色很足,对于全市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大局意义重大。这是新区坚决贯彻落实高水平发展重大部署,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力促进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的结果。”长期关注滨海新区经济发展的新趋势的天津社会科学院经济分析与预测所所长、研究员董微微表示。

  新区加快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勇争先、善作为的十足底气和坚定信心,不仅来自新区丰厚的发展积淀,良好的区位优势,完备的区域功能,广阔的承载空间,更有国家和全市对新区带动区域发展的充分信任、重托与期待。

  2024年,是新区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习视察天津并提出“四个善作善成”重要要求,为天津发展指引航向、擘画蓝图,也为新区加快高水平发展明确战略指向,提供根本遵循。国家级经开区40周年座谈会在新区隆重召开,习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国务院出台《进一步支持天津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重磅支持政策含金量更足、含新量更高,赋予新区新的重大任务和历史使命。市委、市政府召开逐步推动滨海新区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大会,汇集全市之力支持新区发展。是新区经济保持又好又快发展的动力源泉。

  董微微表示,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善作善成,是习提出“四个善作善成”重要要求之一。前些年,面对第二产业比重过高、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不足的结构性现实困惑,滨海新区始终致力于优化升级,加快调整转换发展动能,特别是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展现出的是壮士断腕,主动作为。从主动挤水分,淘汰落后产能,打破对“速”和“量”的迷恋,回归尊重经济规律、有质量、可持续的发展。到早于全市于2023年7月印发《滨海新区培育新赛道 打造未来产业创新高地行动方案》,立足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加快构建“8大主导产业+8大服务业+8大未来产业”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积蓄高水平发展的充足能量。“目前,京津冀产业协同持续深化,加快构建‘六链五群’,其中多个产业涉及滨海新区,显示出新区在京津冀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董微微说,新区地区生产总值保持较快增速,还得益于新区五大开发区的有力支撑,特别是在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战略牵引下,各开发区不断塑造战新产业高质量发展新优势,抢占高质量发展制高点。加之新区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支撑引领、港产城融合发展、制造业高水平发展、科教兴市人才强市等“十项行动”扎实推进,带来创新、人才等新质生产力发展要素不断聚集,各类资源要素的高效匹配和流动,使得新区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正步入一个新旧动能转换的稳定调整期。

  董微微认为,地区生产总值保持5.5%的增速,对于新区乃至全市高水平发展大局都产生着重要的支撑、引领作用。同时,也有利于新区加快打造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支撑京津冀更好发挥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动力源作用。带来的是经济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是惠民生、促就业的坚实保障,将为科学技术创新研发投入不断注入源头活水和底气实力。(资料图)


相关知识

版权所有:安博体育官网app最新版本下载-注册